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韩玉龙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韩玉龙评论

2008-08-29 13:34:50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亚历山大·朱利安·克鲁
A-A+

  欣赏韩玉龙的作品,我们在这里发现一个艺术家的良心和正直远胜于他的技法带来的冲击——他依次建立起来自己的风格,同时又追寻他的艺术梦想。
  是否因为艺术是以个人的水准为参照影响到我们的感受,因此有必要判断该艺术家和其艺术是如何的与众不同呢?
  不是:在现代艺术里这两者的边界应当消泯,以免观者感到迷茫和困惑。
  我们越了解一个人,就越能理解和欣赏他的艺术。相反,简单推论未免武断。
  因此,扼要回顾一下该艺术家的个人经历将不无裨益。
  生于1957年的韩玉龙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即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在研习了中国的艺术传统,并熟读了西方的艺术史后,他于1990年去德国又学习了6年,集中研究后现代艺术。以后从1996年开始逗留法国,直到去年回到中国。他现在执教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青岛大学美术系。
  显然,韩玉龙在国外度过的时光是极富成果的,我们可以从他作品的数量和品质上来归类其不同的类型:纯粹的抽象表现主义,印象主义,写实主义,以及结合了写实和抽象表现主义的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现代风格。
  用艺术家自己的话说——“我的艺术形式是抽象表现主义结合了写实主义”。确实如此,但是如果将他作品只归属于一种类型的话不免失于浅显,而且会限制我们对其进行更为宽广的欣赏和解读。
  艺术家能有如此多样性的形式确实令我们感到欣慰。他不同于时下典型的现代艺术家抛给我们的那种审美疲劳——作品形式的重复引发的厌倦以及自我模仿和复制。通常艺术家似乎很容易成为自己成功的牺牲品,由于其作品的形式重复而导致的无聊和厌倦。所幸的是本倒不属于此。
  对于所有的观赏者来说,无论他们有关艺术和技法的知识深厚与否,在观看韩玉龙作品的时候都将是主观的。他们在欣赏极富戏剧性画布的同时可以悠闲地思考该作品的意义,思考那些形式和颜色对于我们情感产生的作用。这不需要任何科学的分析,只需发自内省的沉思和观察即可获得。
  我们会因其画布上表现主义的特征而深入到他画布里面的底层含义,同时感受到画布上流露出的自由挥洒的气质,由此产生极富表现意义的、甚至是带有压迫感的特性。
  无论是以严肃的批评角度,还是以随意的观察来评论,该艺术家使用颜色的宽泛度导致他作品具有显而易见、迷人般的效果。在此,韩玉龙制造出了两种关联特性:一是相对与眼睛的物理效应——颜色和其对比色相互作用使人眼产生的生理性反应,并由此导致出第二种效果:情感上的反馈——即生理上的这种震动引发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在其表面的颜色和形式的背后,透过画布表层的肌理的背后则是该作品内心的灵魂寄宿地,我们在此找到了其艺术的核心。
  如果说韩玉龙的作品只具有情感上的因素的话则是太过狭隘了,所幸的是艺术家人格的美丽使得我们欣赏他的才华。
  纵观他的作品集,我们发现他的颜色的系列从冷色调到暖色调都有所探究。
  以暖色调为例,来看他的那张富有印象感觉的“田间教室”。我们发现黄颜色和安慰的情绪融入到了画布当中。而作为对比效果的深蓝色的运用,我们又感受到寒冷和孤独,仿佛观者是从远处在观望。
  而在“永远的记忆——9。11”里面,悲剧的情绪显而易见。一抹幽灵般的光束出现在黑暗中,这束亮光带有明显的宗教般的效力。这里可以感觉到佛朗西斯?培根的影响。
  在其作品“绿荫”和“河畔意象”里,自然的色彩激起一种安详和宁静的气氛,而最近的作品“海啸”则展示艺术家具有将力量和激情通过厚涂的技法来掌控的能力。对于观者来说,如果将艺术家的“河畔意象”和18世纪晚期19世纪早期日本画家葛饰北斋那著名的木刻作品“神奈川岸边的巨浪”加以比较的话,会产生有趣的发明——同样的题材而使用不同的材质和手法来表现,二者都具有惊人的画面效果。
  需要提及的是,韩玉龙的作品中具有一种明显的格调,一种借物言志、赋予物体以人的情感的魔力。他的“山泉”、“雨后夕阳”将我们与自然联系在一起;而在撩人心魄的“女歌星”中则是激情肆意的表现。我们在他后来的作品里找到更多的人性关注,诸如同情、忧伤和怜悯。
  在这些后来的作品中我们找到了艺术家逐渐孕育出来的风格:在保持其表现主义的狂飙般笔触的同时,通过精巧的笔刷添加了细节的描述,此种艺术上的结合极富成效。有两张作品特别值得关注,一件是“走向太空”,另一件是“获救——别斯兰人质事件”,都是作于2005年。
  在第一个作品里我们看见的是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扬利伟的形象。注意其背景并不是消隐在宇宙空间,而是消隐在黑暗里——未知的领域。纵观整个作品的构成,人物与我们的联系是通过前景近乎静止的光线来获得,与他的手势相对应。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看待他的这个挥舞的手势——问候或是告别,而实际展示的则是扬利伟正在离我们远去,进入远方的太空。艺术家运用如此的描绘手法激起我们的关注。正是因为添加了宇航员脸上细节才使我们感受到了真实的、人性的关爱。
  同样地,在第二张作品里,通过人物脸部表情的细节刻画,作为观者我们感受到更为显著的关爱,以及由此增强了的同情之心——这是2004年发生在俄罗斯别斯兰学校的人质危机事件。孩子的脸部甚至可以说是运用了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的技法,类似拉菲尔的方式在此处得以显现。整个作品的确营造出一种宗教般的气氛,这个特定地域性的细节描述紧紧抓住了我们的注意力。韩玉龙再次运用了颜色的心理效能:在那个持孩人的身后我们看到暖黄色——安全、舒适;而背景则是黑暗的影子,宽阔的肌理效果暗示着身背后的混乱。
  最后,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感谢这个多层面的艺术家,无论是通过他调色板不可思议的浓重色彩,或是他带给观赏者多重情感上的体验,或是我们从他不同的作品风格中察觉到的深沉和洞察力。而最重要的是——在我们为他以一个艺术家的贡献而喝彩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祝贺他作为一个人具有的敏感品德。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韩玉龙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